欢迎来到深圳市德捷力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官网! 联系我们|收藏本站

德捷力金属科技

深圳市德捷力金属科技有限公司Shenzhen dejieli Metal Technology Co., Ltd

全国服务热线:0755-27157693 13823375651

致力于工业废气治理一站式解决方案
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常见问题 >低温形变强化各种材料的工艺介绍

咨询热线

0755-27157693

低温形变强化各种材料的工艺介绍

来源: 德捷力 发布日期:2022-08-04 10:30:24
信息摘要:
随着机械工业的不断发展,对金属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。如何在材料和热处理工艺既定的前提下,尽可能提高金属工件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,成为许多热处理行业一线人士思考和探索的问题。...

  导读:随着机械工业的不断发展,对金属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。如何在材料和热处理工艺既定的前提下,尽可能提高金属工件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,成为许多热处理行业一线人士思考和探索的问题。热处理工艺后,钢的硬度和力学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,但热处理后仍存在以下问题:

  1.残余奥氏体。比例约为10%-20%。由于奥氏体不稳定,在受到外力或环境温度变化时,很容易转变为马氏体。但奥氏体和马氏体的比容不同,会造成材料的不规则膨胀,降低工件的尺寸精度。

  2.组织晶粒粗大,材料碳化物被固溶体过饱和。

  3.残余内应力。热处理后的残余内应力会降低材料的疲劳强度等力学性能,在应力释放过程中容易导致工件变形。

  经过国内外众多金属材料研究者的不懈研究,超低温深冷处理被认为能够解决上述问题。

  什么是深冷处理?

  深冷处理是在-100℃下对金属进行后处理的一种热处理后处理工艺,使软残余奥氏体几乎全部转变为高强度马氏体,可降低表面孔隙率和表面粗糙度。当这一过程完成后,不仅表面,而且整个金属的强度、耐磨性和韧性都可以增加,其他性能指标也可以提高,从而使模具和工具翻新。但是,没有深冷处理的刀剪产品,翻新后寿命会明显缩短。深冷处理不仅可以应用于刀剪类产品,还可以应用于制作刀剪类产品的模具,也可以显著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。

  深冷处理的机理

  1、消除残余奥氏体:

  一般淬火回火后的残余奥氏体约为8 - 20%,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进一步转变为马氏体。在马氏体转变过程中,会引起体积膨胀,影响尺寸精度,增加晶格内应力,严重影响金属性能。深冷处理一般可以将残余奥氏体降低到2%以下,消除残余奥氏体的影响。如果残余奥氏体较多,强度会降低,在周期性应力的作用下,容易疲劳脱落,导致附近的碳化物颗粒很快挂起来,从基体上脱落,产生剥落坑和较大粗糙度的表面。

  2.填充内部间隙,增加金属表面积,即耐磨表面;

  深冷处理使马氏体填充内部间隙,使金属表面更致密,增加耐磨面积,使晶格更小,合金成分沉淀均匀,增加淬火层深度,不仅表面,还增加了翻新次数,延长了使用寿命。

  3.碳化物颗粒的沉淀:

  深冷处理不仅减少了残余马氏体,还析出碳化物颗粒,细化马氏体孪晶。因为深冷时马氏体的收缩迫使晶格减小,带动碳原子析出,又因为低温时碳原子扩散困难,形成的碳化物达到纳米级,附着在马氏体孪晶带上,增加硬度和韧性。深冷处理后金属的磨损形貌与未进行深冷处理的金属有显著差异,表明其磨损机制不同。深冷处理可马氏体化大部分残余奥氏体并析出碳化物颗粒,在马氏体中弥散度高。随着基体结构的细化,这种变化不能用传统的金相学和相变理论来解释,也不是以原子扩散的形式进行的。一般在-150℃ ~-180℃时,原子已经失去扩散能力,只能从物理能量的角度来解释。目前还没有实现转化机制。因此,需要进一步讨论。

  4.降低残余应力;

  5.使金属基体更加稳定;

  6.增加金属材料的强度和韧性;

  7.增加金属硬度约HR C1 -2;

  8.红肿明显加重;

  低温形变强化低温过程

  一般按降温、保温、升温三个阶段进行深冷处理。

  1.深冷处理:以每分钟0.25~0.5℃的速度降至-185℃,降温约12小时,然后保温24 ~ 36小时,再以每分钟0.25~0.5℃的速度缓慢升至室温或更高温度(+160℃)。

  2.每个阶段的意义。

  (1)冷却阶段。

  缓慢冷却的目的是完全消除残余应力。因为在淬火回火过程中,金属基体中会产生残余应力,在残余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过程中,体积膨胀也会增加残余应力。只有缓慢冷却才能抵消残余应力的增加,彻底消除残余应力。基体中的残余应力一般被忽略,但正是基体中的残余应力使刀剪产品产生裂纹等缺陷。快速冷却会增加残余应力。

  (2)保温阶段。

  保温的目的是尽可能将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,尽可能产生碳化物颗粒。由于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,保温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残余奥氏体的转变量。同时,深度冷却后的寿命主要取决于保温时间的长短。通常保温2-4小时的性能有所提高,但如果是优质产品,则需要使用24小时以上的保温时间。

  (3)升温阶段。

  缓慢加热过程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残余应力的产生。由于设备的限制,国内深冷处理研究一般采用液氮直接冷却的方法,即工件直接放入液氮中,保温时间相对较短,一般与直径(mm)一致。这种方法会大大增加残余应力,虽然性能有所提高,但毕竟不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。一般在加热阶段可以升至室温,如果考虑到零件的特殊用途,如工作温度较高,可以缓慢升至+160℃。从深冷机理可以看出,上述工艺曲线与材料质量和尺寸关系不大,但由于材料因素,处理后的效果不同。几乎所有的国外工具和模具,刀和剪刀,切割工具等。对于深冷处理,采用这种工艺,而国内一些企业出于成本原因,往往采用偷工减料的方法,因此效果不高。

  3.低温形变强化最佳时间。

  一般来说,深冷处理应该在工件淬火后两小时内处理效果最好,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,残余奥氏体会逐渐转变为马氏体,转变后的马氏体会凝固,从而降低析出碳化物的能力。

  影响低温效应的因素

  1.同样的深冷处理工艺由于材料不同,效果也不同。

  2.同样的深冷处理工艺,由于工件形状不同,效果也不同。

  3.温度越低,效果越好。

  4.时间越长,效果越好。

  5.深冷处理/后,材料的耐蚀性提高。

  深冷处理目前国内外发展现状

  20世纪30年代,人们发现在阿尔卑斯雪山放工具更容易使用,持续时间也更长。1965年,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深冷处理可以增加工模具的耐磨性,日本、德国、俄罗斯等国的许多学者也对深冷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工作。20世纪70年代,美国深冷处理技术应用于工模具、刀剪、量具,80年代得到广泛应用。目前,模具在美国和欧洲。瑞士军刀和吉列剃须刀刀片已经深冷处理。

  国内对深冷处理的研究相对较晚,真正的理论研究几乎很少。大部分是一些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后带来的技术,主要应用在一些消除残余奥氏体等简单应用上,但深层次应用的机会还有待观察,尤其是在刀剪行业。为了提高质量,提高使用寿命,增强国际竞争力,有必要在这一领域开展研究和应用。可以肯定的是,未来的产品一定会走这条路。制约国内发展的原因:

  1.信息少,应用不广,导致信息不畅。

  2.如果你持怀疑态度,真的能延年益寿吗?

  3.液氮来源不畅,价格高。

  4.如果成本增加,售价不会增加,这是主要的制约因素。

  本文由德捷力低温形变强化设备网:www.szdjl.com,整理发布,如有侵权联系删除!